百问不厌的邵元荣被海员们尊称为“邵老师”舟山海事局开通“邵老师热线”传递着党和政府对海员的热情和责任华志波 张海燕
“邵老师您好!我第45期轮机英语没过,请问补考什么时候报名?”2月26日,一位身在广东的舟山船员“GW”在舟山海员网“邵老师热线”上发布留言,很快他得到了这样的回复:“你好,补考报名时间:4月1日至5月20日。” “邵老师热线”是舟山海事局政务中心联合舟山海员管理协会在舟山海员网开设的互动平台。虽然开通才三个月,但电话、QQ、网络留言、EMAIL、短信、当面咨询等多种沟通方式,迅速扩大了其在5.4万名舟山海员中的影响力。
源于12条短信的灵感 “说来很有意思,这条热线的设立跟一位船员的12条短信有关。”政务中心主任张海军回忆。 2007年10月12日,舟山海员网收到一条发自海上的咨询短信:“今年的丙类补考什么时候?”工作人员迅速回复后,又陆续收到这位船员的12条短信,共500多字。 这位18岁就下海的船员在短信中称:“我只有初中文化,从烧饭、三管到老轨,我见到了舟山海事变迁,一代胜一代……”其间他提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邵元荣是我们舟山海员的贴心人。” “这个人不但业务精通,最主要的是相当平易近人。” “他不认识我,我们大多认识他,我们见面就称呼他:邵老师。” 这些肺腑之言让大家深受触动。“邵元荣是我们政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自2001年参加海事工作以来,一直负责船员申考、办证等受理工作,百问不厌,在海员中的口碑很好。” 舟山海员占全国海员的1/10,每天前来政务中心咨询和办理各类海事行政审批办证手续的群众超过200人,高峰时达到600余人,何不以这个称呼设一条热线,更好地为海员答疑解惑?舟山海事局领导和政务中心负责人等共同想到了这点。
办事不挤了,热线更热了 去年12月,“邵老师热线”正式开通,至今已答复船员问题数千条。 “办事大厅不挤了,热线更热了。”这是邵元荣近来的工作感受,以往政务中心日常受理业务量比较大,前来咨询的船员又特别多,工作人员时常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现在把答复发到网上,避免了重复提问,提高了办事效率。” 某些典型问题还可以起到提醒作用。海员网工作人员张海燕至今为一位航海院校毕业生可惜,这位学生2003年8月取得三副白皮证书,一直没上船实习,他问:现在开始实习还来得及换三副适任证书吗?“白皮证书在五年内换取证书有效。虽然现在还有效,但海上实习需要一年的时间,实习结束时换证就已超过五年期限,就不能办了。如果继续想做三副就得从水手做起了。”张海燕说,“要是早一点来问就好了,希望这个答复能提醒有类似情况的学生。”
有疑惑有困难都找“邵老师” “现在很多船员在外遇到困难也会想到‘热线’。”舟山海员网管理公司总经理毛德华说,舟山有艘船舶在广东阳江海面遇险,船员情急之中想到“邵老师”,赶紧打电话过来问广东那边的救助电话。 “随着‘热线’知名度扩大,问题也形形色色,将来还可能包括船在某个地方抛锚了,附近哪里有修船、吃饭、住宿,我们来者不拒,不懂的通过GOOGLE现搜,尽可能全方位地为船员提供服务。”张海军说。 事实上,邵老师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他的背后有一个团队。“对于某些政策性较强的问题,我们海事政务中心、考试中心、海员管理协会还专门成立了船员问题答疑小组,仔细讨论,并第一时间发布到网上。” “船员是个寂寞的职业,长年在海上漂泊。在舟山这个以港兴市的城市,设立‘邵老师热线’有助于增强海员们的集体归属感,也有利于舟山海员在国际航运界创出品牌。” |